再見蓬萊町 10月26日 導覽:葉倫會先生
集合地點,寧夏路街區,這一帶有個舊稱叫做『材寮』,顧名思義當時這邊為建材行聚集的地方,至今此區仍有不少建材/木材行林立。而此區的街燈設計也因此特別採用木頭作為素材,是台北市唯一。
此次導覽第一站為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, 前身為大同分局,在日治時代是臺北北警察署簡稱北署, 為臺北市定三級古蹟。建築內部還保存了日至時期的拘留室及水牢。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它採用了西洋柱式, 柱子上方均有花草圖樣。三樓為後來增建的空間, 現有治警事件九十週年的特展。
蔣渭水紀念公園,是臺灣第一座蔣渭水紀念物,原址是錦西公園。更早之前,這塊地原是木材行店家,在1975年經過祝融之災夷為平地後,就改建為錦西公園。原以為公園內建物為蔣渭水紀念館,但可惜只是個混歐風的牌樓而已。
興城街, 現為台北碩果僅存的『打鐵街』, 除了少見的打鐵店,小型車床加工廠之外,興城街上尚有承軸,馬達,彈簧專營商行。此區原為收舊貨的集散地,在臺灣早期物資缺乏時代,將零件從淘汰故障機械中拆下,重復利用。這些小小舊舊的店家,也為台灣早期的經濟奇蹟貢獻不少, 後期也跟其他傳統產業一樣慢慢沒落,但是台北市官方也注意到這一塊極具歷史與特色的區塊,想要復興活化這個空間,進行一連串的活動及討論,讓社會大眾及專業人士注意到此地的特殊性,維持興城街它的風貌。 更詳細的計劃,請按此。
接下來是間香燭紙料店家,是經營超過百年的老店,『陳財美』行創立於1896年。店內販售佛神祭祀用的相關物品。
最後一站是陳德星堂(還附設幼稚園), 是臺北地區陳氏家族的祠堂。為臺北市定古蹟。起先,陳氏祠堂是位於總統府現址, 在日治時期, 因興建臺灣總督府,被迫搬遷。祠堂內有于右任
陳誠等人所題的匾額, 錫製大象雕塑等,還有『庸』跟『肅』的題字,來提醒陳氏子孫謹言慎行。外部則有講究精細的脊飾,雙龍柱,石獅等華美的裝飾。祠堂外的小庭院,還有迷你的防空洞跟一對石燈,相當精巧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